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2024年3月1日,世界肥胖聯合會(World Obesity)發布了2024年度《全球肥胖地圖》,總結了全球成人和兒童肥胖數據,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5年,預計全球有近33億成年人為高BMI(超重+肥胖),占比達到54%。預計將有超7.5億兒童(5-19歲)超重和肥胖,相當于每5個孩子中就有2個超重或肥胖。
每年的5月11日為“世界防治肥胖日”。隨著全球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確定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防治肥胖成為國際性的重大事件。
01肥胖及其代謝并發癥
肥胖是一種復雜的多因素疾病。攝入過多的營養物質會導致脂肪在皮下和內臟中沉積,從而導致脂肪細胞肥大和全身代謝功能障礙。當沉積超過脂肪細胞的儲存能力時,脂肪組織便會發生重塑。異常的脂肪組織重塑會導致脂肪組織分泌的細胞因子、激素和代謝物失調,這會導致異位脂質沉積于肝臟、骨骼肌、心臟、胰腺等內臟組織,并導致葡萄糖和脂質代謝受損、全身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風險增加。
2020年底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發布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肥胖是發生代謝性疾病的關鍵風險因素,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我國人群相關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數據顯示,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高血脂、2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和多種腫瘤等的風險增高相關。
近年來,關于肥胖及其代謝綜合征的防控,人們開拓了很多種方法。其中,基于干細胞的療法已成為肥胖相關的代謝并發癥治療干預的前景策略。
02間充質干細胞對抗肥胖代謝并發癥
日前,發表在《Obesity reviews》上的一篇綜述,概述了間充質干細胞療法應用于肥胖及其代謝綜合征的研究進展,向人們展示了間充質干細胞在多種肥胖代謝并發癥中的臨床應用潛力。
間充質干細胞是成纖維細胞樣多能細胞,其特征在于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成中胚層來源細胞類型的能力,包括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可分泌大量生物活性分子,如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活性、免疫調節和免疫抑制等特性。
研究證實,干細胞療法可有效改善多種肥胖相關的代謝并發癥,如全身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女性不育癥、血管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干細胞干預糖尿病
2020年,在國家干細胞研究中心公開的一項臨床試驗中,對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輸注間充質干細胞,每隔1個月輸注1次,連續3次,發現胰島素總量從63.7 U減少為34.7 U,空腹C肽水平從4.1 ng/mL上升至5.6 ng/m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均沒有發生不良反應,這表明干細胞移植已成為干預Ⅱ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安全有效方式。
2021年10月18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來源于干細胞的全分化胰島細胞替代療法,在1/2期臨床試驗的首例Ⅰ型糖尿病患者(T1D)中獲得積極數據。在接受單劑治療后第90天時,患者恢復胰島素生產,并且將每天胰島素使用量減少91%。這是首次試驗數據證實這一細胞療法可顯著恢復T1D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
干細胞改善高血脂
日本東京的研究院開展了一項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改善高血脂的臨床試驗。研究人員采用干細胞靜脈注射的方法對動脈硬化的患者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無發現不良反應。治療結果發現干細胞移植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殘余顆粒(RLP)膽固醇水平。其中,一位高血脂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頸總動脈中層厚度(IMT)值從1.7 mm下降到1.1 mm。
干細胞恢復卵巢功能
女性不孕癥是一種全球性的疾病,大多數不孕女性表現出代謝異常,如全身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或血脂異常,這些異常通常因伴隨的腹部肥胖或明顯肥胖而加重。最近的新數據表明,干細胞對于恢復肥胖女性的卵巢功能也具有潛在作用。間充質干細胞有助于血管生成并恢復卵巢中卵泡和黃體的數量。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干細胞注射提高了卵巢早衰大鼠的妊娠率。
干細胞干預脂肪肝、肝硬化
干細胞通過細胞間的旁分泌作用,抗炎作用,殺傷炎癥細胞,進而保護和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改善脂肪肝。
王福生院士團隊在國際肝病學雜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發表的研究結果(預印本)顯示,干細胞顯著改善了失代償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長期生存率。共有219例患者納入研究,其中108名患者接受干細胞治療,111名患者作為對照組,并進行了長達75個月的隨訪。結果顯示,干細胞可以減輕肝素的氨基轉移,明顯改善肝臟功能,并且干細胞治療組的總體生存率高于對照組。這一研究給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證據。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肥胖相關代謝并發癥如全身胰島素抵抗、II型肝脂肪變性、不孕癥、血管疾病和全身炎癥方面的治療潛力。并且在臨床試驗中沒有報告動物死亡或任何嚴重的不良事件,臨床前研究的成功推動了臨床試驗的進展。
總體而言,干細胞療法是治療肥胖代謝并發癥的潛在策略。
整理:趙玫
審稿:周顯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內容來源于公眾號細胞再生未來,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學習參考